<dd id="tulth"><noscript id="tulth"></noscript></dd>
  • <span id="tulth"></span>
    <dd id="tulth"></dd>

    1. <th id="tulth"></th>
      <th id="tulth"></th>



      首頁 > 專欄

      【專欄】奇富、樂信、信也、嘉銀、小贏2022年表現如何?金融科技平臺業績分化已至

      消金界 · 零壹財經 2023-04-23 13:56:10 閱讀:8810

      關鍵詞:樂信奇富科技小微貸放款量財報

      作者 | 消金界?凌霖 來源 | 零壹財經專欄?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平臺奇富科技(360數科)、樂信、信也科技、嘉銀金科、小贏科技等近期紛紛披露了2022年財報。 綜合來看,幾家公司業績明顯分化。我們在《萬字長文解讀信也、樂信、360數科、小贏、嘉銀2022年半年度經營業績...

      作者 | 消金界 凌霖 來源 | 零壹財經專欄
       
      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平臺奇富科技(360數科)、樂信、信也科技、嘉銀金科、小贏科技等近期紛紛披露了2022年財報。

      綜合來看,幾家公司業績明顯分化。我們在《萬字長文解讀信也、樂信、360數科、小贏、嘉銀2022年半年度經營業績》中提到,金融科技平臺上的助貸、聯合貸等業務面臨更多挑戰,只不過從去年四季度的數據看,每家表現不一。如奇富最直觀的表現是規??s減,信也凈利增速下降、對客利率降低等帶來的營收增長放緩,而樂信、小贏和嘉銀則表現出明顯的發力趨勢。
       
      01
      營收走勢看全年

      根據財報數據,2022年第四季度,從營業收入來看,奇富科技實現營收39.1億元,同比下降7.3%;信也科技營收30.5億元,同比增長24.6%;樂信同比增長38.7%,達到和信也同樣規模的30.5億元;嘉銀金科實現營收10.5億元,同比增長186.4%;小贏科技營收達9.6億元,同比增16.1%。
       
      上圖看5家體量,相互比較也非常明顯——奇富一個梯隊,信也與樂信一個梯隊,嘉銀與小贏一個梯隊;各自走勢也顯示出不同的風格——奇富逐漸收縮,信也、樂信與嘉銀逐步擴大,小贏相對平穩。背后與各自對風險的理解、資方的反饋、重點市場分布都有關系。
       
      02
      凈利的背后玄機
       
      增長的分化在凈利潤方面則體現更加明顯。同比來看,奇富科技、信也第四季度凈利潤負增長,而樂信、嘉銀金科和小贏科技都實現同比增加。

      2022年第四季度,奇富科技凈利潤8.7億元,與去年相比下降4.5億元,而2022年全年,奇富科技的凈利潤水平基本也在逐步下降。信也科技Q4凈利潤5.6億元,同比、環比分別下降14.4%、8.13%;樂信凈利潤3億元,同比上升17.6%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嘉銀金科和小贏科技,第四季度凈利潤分別達到5.3億元和2.7億元,同比增長335.7%和88.7%。
       
      放款量減少是影響平臺2022年收入增長最直接的原因。奇富科技和樂信在第四季度都出現了放貸量的下降。其中,奇富科技Q4放貸量1046億元,環比下降5.5%,樂信放貸款561億元,環比下降0.2%。信也科技的這兩個指標則平滑、穩健增長,在第四季度放款量為149億元,同比增長24.6%;在貸余額達到646億元,同比增長24.6%。

      對比鮮明的是嘉銀金科持續上升的放貸量,至第四季度達到189億元,環比增長26.8%,全年增長249.2%。
       
      對奇富科技而言,計提撥備的大幅提高也對其凈利潤產生了直接影響。去年全年奇富科技共計提撥備65.8億元,同比2021年增長42.8%,占總收入的39.8%。計提的撥備中大部分來自重資產助貸業務下對或有負債的擔保,奇富科技在其財報中將或有負債撥備增加的原因解釋為“具有挑戰性的宏觀環境因素”。

      因此也可以預測,伴隨2023年這部分業務的回款,去年的撥備也會成為今年潛在的利潤來源。
       
      03
      小微貸表現差異
       
      小微貸業務是各家平臺在服務小微與實體經濟方面的重要表現。在與資方合作中,也會被要求提升相關業務的比重,以配合資方完成任務與指標。不過各家業務邏輯有差異,加之存量業務體量不同,在去年的表現也存在較大差異。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對于奇富科技而言,2022年小微貸受到了較大的沖擊。第四季度,各平臺小微貸放款量均呈現下降趨勢,奇富科技則從第三季度的30億元降至8億元,僅占總放貸量的0.8%,而此前奇富科技小微貸普遍占比在7%-9%。

      樂信小微貸業務在第四季度也出現了小幅下滑,至50億元,但同比仍然增長28.3%。樂信小微貸或許是受到其新消費場景的支撐,相對穩定,2022年各季度維持在放貸量的9%-11%。

      這個數據從全年來看則更加明顯。2021年,奇富科技小微貸達302億元,樂信則為其一半,為152億元。2022年前者小微貸下降明顯,全年放貸量僅161億元,后者則達到200億元,超過奇富科技,穩步增長。
       
      信也小微貸業務則增長穩健,2022年第四季度服務小微企業主49.7萬戶,戶均貸款2.39萬元。至2022年,年底小微貸業務已其總業務量的25%。

      此外,據公開信息,嘉銀金科在2022年也在小微貸業務逆勢發力,推出專項服務計劃,“提振消費+助力小微”雙賽道。2022年上半年,嘉銀金科服務24.6萬小微企業,促成借款超22億元(戶均約8943元);2022年年底,其小微貸業務觸達31個省的47.8萬小微用戶,可見其增速之迅猛。

      截至2023年1月,我國市場主體達1.7億戶,其中個體工商戶達1.14億,占比67%。這一數據表明小微貸市場規模較大。在近幾年政策大力驅動下,小微貸業務也蓬勃發展,服務小微渡過難關。
      體量上,2022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已達到59.7萬億元;利率上,在近三年政策鼓勵下機構爭相放貸,融資成本大幅下降??梢哉f,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平臺在小微貸的“普惠”工作中,功不可沒。未來小微信貸需求在經濟轉暖后預期將回落,業務規模增長料將放緩,相關風險也不得不加以重視。
       
      04
      營銷獲客看嘉銀
       
      獲客方面幾家平臺數據也有特點。嘉銀金科的借款獲客成本一直穩定在低水平,而筆均貸款在第四季度中又達到幾個平臺的最高水平。相比2021年年底,嘉銀金科筆均貸款同比增加51%,這種高效率的獲客模式,或許是在去年環境下其財務數據仍然保持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    奇富科技和信也科技的獲客成本也在去年出現下降,背后原因主要都是通過主動減少營銷費用,調整客戶群體,聚焦優質客戶,提高資產質量。比如,奇富科技的借款獲客成本在2022年第四季度顯著下降,年底營銷費用下降至4.2億元,環比下降33%,新增借款用戶數則不變,穩定在70萬人。

      另外,兩家的復借率一直都穩定在較高水平,其中奇富科技2022年復借率穩定在87%以上,2022年年底達到90.3%;而信也科技復借率在75%以上,年底為78.3%。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新增用戶規模來看,過去一年中,奇富科技、樂信、信也科技都較2021年擴張水平明顯下降,而小贏科技卻在后半年發力擴張,從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,新增借款獲客量較上一季度翻了3倍。盡管第四季度財報中小贏科技沒有披露其新增獲客量,但是從其披露的活躍借款用戶來看,按照其大致70%復借率的水平,第四季度小贏科技的新增借款用戶大致在40萬人。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經歷了一輪監管整改、行業洗牌,疊加疫情沖擊后,至2022年年底,各平臺整改已基本完成。聚焦優質客戶,控制不良,已成為各家的優先選項。除樂信外,各平臺90天逾期率在去年呈下降趨勢。樂信去年全年的逾期率總體水平比2021年大約高0.6個百分點,增長不明顯,分析來看,應該與其留存的長尾客戶有關。在服務下沉市場與風險把控方面,短期與長期的關系要處理好。長期看,長尾客戶在經濟轉好之后或將成為優質客戶的來源。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回顧全年,不少平臺都出現了業績轉折,奇富科技在合規方面表現較為激進,靠犧牲利潤在年底前實現整改工作的基本完成,2023年將重新專注業務擴展和技術創新。信也表現出一貫的穩健風格,調整則更加緩和,加上優質小微貸穩步增長的賦能,在整改和大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業績并未出現大幅波動,這點小贏與之類似。而樂信自建消費平臺則顯示出優勢,尤其在四季度的持續高壓下實現了高增長。嘉銀金科則成為了去年的黑馬,突出業績的背后是新發力的小微貸、低成本高效率的獲客和逾期率的不斷下降。

      近兩年,在增量難度加大與增長放緩的現實下,挖掘存量客戶與市場的價值成為各家的優先工作。整體環境不好時有貨幣政策兜底,整體環境好時有經濟增長拉動,金融業務與金融科技同頻共振,總會有機遇與挑戰。經濟轉暖之后,金融科技平臺應在重視周期風險的同時,時刻把服務用戶放到首位。當前發展經濟是首要任務,合規與復蘇同行,各家放手聚焦發展,服務實體,才可行穩致遠。


      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最核心、最具價值的生產要素,正加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、新引擎。近年來,我國深入布局數字經濟戰略,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。 “釋放數據價值:數據要素市場研究”專題聚焦數據的存儲開發、開放共享、交易流通、綜合治理以及安全防護,從參與主體、商業模式創新及監管動向等多維度研究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趨勢。(點擊下圖進入專題)


      相關文章


      用戶評論

      游客

      自律公約

      所有評論


      資訊排行

      • 48h
      • 7天


      專題推薦

      more

      《陸家嘴》交流會第6期(共14篇)

      2022第一屆中國數字科技投融資峰會(共44篇)

      2019年數字信用與風控年會(共15篇)

      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(共18篇)



      耗時 432ms
      性无码专区小草性色av

      <dd id="tulth"><noscript id="tulth"></noscript></dd>
    2. <span id="tulth"></span>
      <dd id="tulth"></dd>

      1. <th id="tulth"></th>
        <th id="tulth"></th>